站内搜索
关键字:
类 别: 按标题 按内容
友情链接
手机访问本站
手机扫描上方二维码即可访问本站!
校名!校名!校名!
发布时间:2015-11-04信息来源:中国语言生活浏览人数:

这十多年间中国大学兴起了一股改名风,总体而言,都从名字上变得高大上了。改名结果,学校、学生和教育管理部门大都皆大欢喜。但也有闹心的时候。

 

这不,最近一次的高校改名事件就颇使某些人窝火,以致发了火,动了怒。

2015428日,经国家教育部门批准,四川的“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瞬间就提升了一个档次。可以想见,仅凭这一新的校名,在原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学校的美誉度也会“蹭蹭蹭”地蹿升上去。学校已自201562日起正式启用新校名,同时启用新校徽。

然而,好事多磨,自己磨了别人磨。这一改,不得了,惹怒了四川大学,遭到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海内外某些老校友们坚决、强烈的反对。其实,“四川医科大学”和“四川大学”以及“华西医学中心”并不重名,为什么他们会跳出来反对而且还跳得那么高呢?

我们先看看这两所学校的历史。据官网介绍,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经历过多次更名:1910年建校时名为“华西协和大学”;1949年改名“华西大学”;1953年,全国院系调整,华西大学与其他院校合并,改称“四川医学院”,“川医”的叫法由此开始;1985年,又改名为“华西医科大学”;20009月并入四川大学,有了现在的名字。争议的另一方泸州医学院,始建于1951年,此前也历经多次更名:其前身是“西南区川南医士学校”,1959年升格为“泸州医学专科学校”,1978年升格并更名为“泸州医学院”,这一校名一直延续到这次更名之前。原来,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两个学校都有档次之别。

这样说来,四川大学及其华西医学中心的心情就不难理解了。本来,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历史曾用名为“四川医学院”,简称“川医”。现在,似乎非常地方的“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后,其简称自然是“川医大”,进一步减缩又自然就是“川医”。据此,四川大学认为,“四川医科大学”的简称易与华西医科大学历史曾用名“四川医学院”的简称“川医”混淆,而“川医”是社会对华西的公认品牌,泸州医学院更名后可能会导致社会公众产生四川大学没有医学学科的误解。说白了,你泸州医学院的品牌不硬,影响了我的声誉。故此,“川医”的老校友们便认为泸州医学院此次改名属鸠占鹊巢,所谓的“四川医科大学”的这种做法有些强盗的做派,生生抢走了“川医”的名头,侵犯了母校的权益,进而也就侵犯了四川大学的权益。四川大学69日已正式向教育部发出《四川大学关于不同意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的函》,明确指出:“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对四川大学及其医学学科造成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对四川大学海外医学校友的学历认定和执业等带来巨大影响,也会对四川人民群众医疗卫生服务方面的信息交流带来很大混乱和不便。”并向教育部提起行政复议。

然而,故“泸州医学院”暨今“四川医科大学”在回复媒体更名相关问题时称,在四川省历史上从未有任何学校使用和注册过“四川医科大学”这一名称,这次升级更名完全符合国家高校设置和《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命名原则。该校强调,自己的更名被四川省列入了全省“高校设置十二五规划”,是经自己申请,四川省政府组织专家考察,并同意上报教育部,最后才得到批准的。该校认为,更名是促进川滇黔渝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学校在更高平台上汇聚更多优秀人才,有利于学校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面对四川大学的“抗议”,教育部似乎并不认同,也似乎并不想退一步。教育部认为:“‘四川医科大学’校名历史上未曾使用过,且与‘四川医学院’和‘华西医科大学’的名称存在明显差异,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并无不妥之处。”

看来,故“泸州医学院”坐定了“四川医科大学”这一校名了。祝四川医科大学有个好的发展前程,祝四川大学及其华西医学中心有个好的心情。


其实,高校改名事件并非仅此一起。就拿“四川大学”来说,也经历过屈折呢。至今想来都是一把辛酸泪啊。

19944月四川大学与成都科技大学强强合并,新的校名定为“四川联合大学”。这显然是折中、妥协、混搭又试图攀附的结果。为此,笔者曾做出这样的分析:

写到这里,笔者联想到四川大学与成都科技大学合并后改名为四川联合大学的事情。应该说,从现实同一性上看,这样的改名是不成功的。现在的“联合大学”的含义已不是抗日战争时期的“(西南)联合大学”的含义了,它与夜大学、广播电视大学、函授大学、业余大学在语义上属于同一个微观系统,具有这方面的现实同一性,而不与现在普遍意义上的大学、学院这一微观系统具有现实同一性,因而语义上具有孤立性,难以被社会认同。据此,这样的改名是“不合时宜”的。难怪至今,有相当多的教师和学生都不愿说自己是四川联合大学的,而仍然自豪而“顽固”地说是“川大”的,更不用说那些老“川大”人了。

这段话本是笔者《语文评议中的现实同一性问题——从“野尻”的使用谈起》一文中最后的内容,遗憾的是,文章后来在《语文建设》1998年第1期发表时被编辑删去了。也许当时“四川联合大学”之名尚在使用,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做出如此之评论似乎不甚妥当。可就在笔者文章发表后的当年12月,“四川大学”之名复出,“四川联合大学”走完了自己的历史。事实验证了笔者当时的分析。“四川联合大学”之名的使用在知名度和美誉度上给四川大学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真是印证了一句常被挂在嘴边的老话:“既有今日,何必当初。”后来笔者在一本谈语言规范化的著作中引入了上面这段话,并在其后补充了几句:

最后,四川联合大学又不得不重新改名为四川大学。我们有不少改名事件都没有考虑到现实同一性问题。每一种语言现象都是处在时间和空间的网络中,因此进行语言规范化时必须综合考虑,加强“系统工程”研究。(施春宏《语言在交际中规范》138页,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

就在写作本文之时(201571日),笔者费了很大的劲儿想要在网上搜寻存在了四年零八个月(19944月至199812月)的“四川联合大学”的图片,皆未见着。看来也许经过了净化处理,“一雪前耻”了。

不知道当时的四川大学在改名为“四川联合大学”时,老校友们是否都愿意?另外,至今还有不少“华西医科大学”的校友并不认同四川大学的合并和归属。看来,不同的情绪都在场。
 

就涉及“四川大学”的两次改名事件,笔者不揣谫陋,想就另一校名做点预测。由于所谓的强强合并,昔日著名的杭州大学并入著名的浙江大学(同时并入的还有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这样,“杭州大学”作为校名就从现今中国的高校体系中消失了。目前,杭州师范大学发展势头颇健,该校由杭州师范学院升级而来,若有朝一日,该校决定再次升级校名,改为“杭州大学”,想来也有这样的可能。

然而,当“有朝一日”变为现实时,谁敢断定老杭州大学的校友们以及浙江大学官方不会群起而攻之呢?其心情之差之激烈可能比当下的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有过之而无不及呢。可是,“杭州大学”这块牌子是否就永远定格在过去呢?

除非“杭州大学”再从浙江大学剥离出来,否则这个官司还真不好断呢。

 

一不说,二不休。再说一件改名的事吧。笔者现供职于北京语言大学。学校创办于1962年,当时的校名为“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1965年升级为“北京语言学院”。1971年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合并,1972年又复校。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教育界、学术界和思想界兴起了一股文化热,19966月“北京语言学院”遂更名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后来有领导认为名字太长,于是在20027月简化为“北京语言大学”。这一校名更迭,被大家戏称为“没‘文化’”了。但北京语言大学的英文校名还是“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并不短,翻译成中文即“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本来从“北京语言学院”到“北京语言大学”,有捷径可走,可有人偏不走,结果还是回到了这条道上来。其中事态,堪可玩味。

然而,“北京语言学院”似乎还没有从人们口头上消失,我们还不时听到人们说起“语言学院”呢。包括我们自己。

 

每次更名,当事方都说出了一些似乎不得不如此、唯其如此才最佳的理由。从“四川大学”到“四川联合大学”再回到“四川大学”,从“北京语言学院”到“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再到“北京语言大学”,都是如此。面对各种事情的反反复复、曲曲折折,我们往往都是“常有理”。

然而,名称,负载着历史和文化,栖息着经历和感情。新的校名,也必将重新孕育新的感情,书写新的经历。这也将成为新的历史和文化。

笔者曾写过一篇小文章《地方命名不宜割裂历史》(《语言文字报》2011921日第2版),谈的是混搭式命名中的博弈问题,如荆州和沙市合成“荆沙”、襄阳和樊城合成“襄樊”等。现在这两个城市先后更名为“荆州”和“襄阳”了。看来合得并不成功。

其实,命名也是一种博弈,是为了双赢,最大可能的双赢。这些年中国地区和高校等在“跨越式”发展中,纷纷合并,很多由若干地区、学校合并而成的新城、新校,在命名上出现了各种博弈形式,有成功,也有失败。

如果有兴趣梳理一下诸多地区、高校的改名史,并做到以史为鉴,那将会给大家留下一笔丰富的财富。然而,到了特定的时候,又有谁去“鉴”一下呢?享有象牙塔之称的高校尚且如此,遑论其他。这倒是最值得我们反思和警惕的地方。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